黄埔区放大招!最高 500 万补贴 + 千亿算力券,打造 AI 产业新标杆!
点击数:1140 发布时间:2025-08-12 发布者:管理员
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
2025 年 6 月 27 日,广州开发区(黄埔区)重磅发布《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,以 “人工智能 + 新型工业化” 为核心,推出15 条全周期扶持措施,释放超 3000 万元专项补贴,目标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高地,构建 “百模千品” 产业生态(即 100 个垂直大模型与 1000 个 AI 产品)。政策有效期至 2028 年 6 月 26 日,覆盖算力供给、模型培育、场景应用、数据要素、企业成长、人才支撑六大领域。
政策核心条款与资金支持
算力基础设施专项支持
算力券直补:发放 1000 万元算力券,支持企业本地部署开源模型、云服务调用等,单个企业最高抵扣 50 万元算力成本。
算力投入补贴:择优支持 10 家垂直大模型创新主体,按实际算力采购费的 30% 补贴,最高 500 万元(不含存储 / 网络费用)。
备案奖励:国家级大模型上线备案企业最高奖 100 万元,深度合成算法备案企业奖 20 万元。
数据要素市场化创新
数据资产化补贴:首次数据入表超 50 万元的企业,补贴 30% 评估费用(年上限 10 万元);数据交易额超 100 万元的企业,奖励 3% 交易额(最高 20 万元)。
可信数据空间建设:获得上级认可的项目最高奖励 100 万元。
场景开放与应用示范
场景券支持:政策有效期内遴选不超过 30 个场景创新项目,总扶持资金 1000 万元,重点覆盖智能制造、城市治理等领域。
开源生态培育:对下载量、性能领先的开源社区主体,最高奖励 100 万元。
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
软件产业支持:对互联网和软件企业,每年最高给予 1000 万元综合支持。
创新平台建设: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按投入金额 30% 分阶段扶持,最高 500 万元。
投融资体系:设立 50 亿元科技创新母基金,通过 “子基金 + 直投” 覆盖企业全周期发展。
政策实施成效与典型案例
成本降低:广东数业智能科技使用算力券后,算力成本降低 15%,其 AI 产品研发效率显著提升。
技术突破: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力大模型通过场景券支持,输电线路缺陷识别准确率达 98%,服务珠三角 90% 变电站。
研发提速:高新兴机器人的巡逻机器人从立项到量产仅 14 个月,比传统周期缩短 58%,故障率控制在 0.7% 以下。
政策发布形式与政企互动
政策于 7 月 3 日在 PCI?未来社区以 “园区行” 形式发布,这是黄埔区首次将政策发布会开进产业园区。现场设立 13 个政务服务专区,涵盖人才、税务、知识产权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吸引 37 家企业报名(含13 家区外企业),48 小时内超 200 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。
人才与产业协同机制
政策提出对顶尖科学家团队给予最高 5000 万元综合支持(含空间、设备、人才公寓),并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高校开设 “人工智能 +” 跨学科课程,完善人才落户、医疗、教育配套。例如,杰出人才最高可获 500 万元购房补贴,AI 人才可享受租金补贴和免费体检。
申请流程与配套服务
申报条件:企业需在黄埔区注册,纳入 “人工智能企业(机构)库”,且满足诚信经营、独立核算等要求。
申请步骤:
线上预审:通过 “广州开发区政策兑现服务信息系统” 提交材料,包括营业执照、获奖证明、项目方案等。
线下递交:预审通过后,将纸质材料提交至香雪三路政务服务中心 3 楼 C 区 349 号窗口。
限时办结:政策兑现承诺 34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,部分项目支持 “免申即享”。
政策实施意义
该政策通过 “算力券 + 场景券 + 数据券” 组合拳,将政策杠杆从单纯资金补贴转向 “模型 & 场景造血”,推动技术价值向产业价值转化。截至 2025 年 8 月,已有超 300 家企业通过 “埔企通” 平台咨询政策,21 家企业完成首批算力券申领,涉及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。黄埔区正以政策创新为牵引,巩固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 AI 创新高地的地位。
政策咨询:登录黄埔区政府官网或 “埔企通” 平台查询详情。
申请通道:通过 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” 提交材料。
人才支持:符合条件的 AI 人才可申请最高 500 万元购房补贴及租金减免。
黄埔区诚邀全球 AI 企业与人才共赴这场产业盛宴,携手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标杆!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黄埔区人工智能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