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埔区 AI 产业再添引擎!三大硬核项目落地,开启「智能 +」万亿新蓝海
点击数:1133 发布时间:2025-08-15  发布者:管理员

2025 年盛夏,广州黄埔区再次成为大湾区 AI 产业焦点。继 6 月三大 AI 项目签约后,这片创新热土正以 「政策杠杆 + 场景开放 + 生态协同」 的组合拳,加速构建「技术研发 - 场景验证 - 产业爆发」的全链条生态。本文将从产业变革、政策红利、人才机遇三大维度,深度解析这场影响深远的智能革命。



一、产业重构:三大项目如何重塑黄埔产业版图



  • 1. 享刻智能:机器人「指尖革命」颠覆服务场景

    技术突破:研发的多模态融合机器人末端执行器,通过力控算法 + 视  觉识别 + 柔性材料三重技术突破,实现抓取精度达 0.1mm,可完成开瓶盖、捏药丸等精细操作,填补国内空白。

    场景落地:首批产品已在科学城智慧餐厅试点,替代 30% 重复性服务工作,效率提升 40%。未来将拓展至医疗护理、精密制造等领域,预计 3 年内形成 50 亿元产业规模。

  • 2. 亦服科技:AI 重构服装产业「设计 - 生产 - 销售」闭环

    全链路革新:基于强化学习的 Agent 系统,可在 24 小时内生成百万级设计方案,并自动优化版型与供应链。试点企业设计成本降低 30%,营销转化率提升 25%。

    生态协同:接入粤港澳大湾区服装产业互联网平台,与 300 余家制造企业数据互通,实现从设计稿到生产线的「分钟级响应」,推动传统制造业向「小单快反」模式转型。

  • 3. MINDAI:AI 让广府文化「活起来、走出去」

    文化科技融合:自主研发的多语言多模态模型,可生成粤剧虚拟演员、醒狮数字藏品等内容,成本仅为传统制作的 30%。已与永庆坊合作推出方言虚拟导游,日均服务游客超 2000 人次。

    全球化布局:2026 年将上线「广府文化 AI 创作平台」,支持英、日、韩等多语言生成,助力非遗 IP 出海,预计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15%。






二、政策红利:「四券联动」激活产业创新动能



  • 1. 算力券:降低企业技术研发门槛

    真金白银支持:每年发放最高 1000 万元算力券,企业本地部署开源模型、调用 API 等算力成本可获 50% 补贴,单个企业最高申领 50 万元。

    算力基建升级:依托广州国际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,提供千卡级 GPU 算力支持,中小企业无需自建机房即可开展大模型训练。

  • 2. 场景券:打造 AI 应用「试验田」

    开放 20 + 示范场景:涵盖智慧医疗、智能制造、城市治理等领域,企业可申请最高 300 万元场景开发补贴。例如,明途职汇智能科技已在知识城文旅街区落地服装 AI 定制店,消费者可通过虚拟试衣系统实时调整设计。

    政企协同验证:政府联合高校、龙头企业成立场景评估委员会,为企业提供从需求对接、技术测试到商业落地的全流程支持。

  • 3. 数据券:破解数据流通「最后一公里」

    数据资产化突破:企业首次实现数据入表且交易额超 100 万元,可获数据交易金额 3% 的奖励(最高 20 万元)。目前已有 12 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登记,涉及服装、机器人等行业数据量超 100TB。

   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:对通过国家级认证的数据空间项目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,推动跨企业数据共享,如享刻智能与广州数控共享工业机器人运动数据,联合优化控制算法。

  • 4. 模型券:培育垂直领域大模型

    备案即享奖励:企业完成国家级大模型备案且落地示范场景,可获最高 100 万元奖励。目前亦服科技的服装行业大模型已通过备案,预计 2026 年服务 500 家中小服装企业。

    开源生态扶持:对下载量超 10 万次的开源模型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,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黄埔 AI 生态建设。






三、人才机遇:「智汇黄埔」构筑人才高地



  • 1. 顶尖人才「一站式」服务

    安家补贴:AI 领域领军人才最高可获 500 万元安家补贴,港澳人才可申请「大湾区人才卡」,享受出入境、医疗、子女教育等便利。

    科研支持:设立 10 亿元 AI 产业基金,首期 3 亿元已投向三大项目技术迭代。例如,MINDAI 获 2000 万元用于方言模型训练,预计 2026 年覆盖 100 种广府方言变体。

  • 2. 产教融合培育复合型人才

    定向培养计划:联合华南理工大学、广州大学开设机器人工程、智能服装设计等专业,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。享刻智能已与广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训基地,首批 50 名学员将于 2026 年入职。

    技能认证体系:推出「黄埔 AI 技能认证」,涵盖大模型训练、智能体开发等 12 个方向,持证者可优先入驻区属人才公寓。

  • 3. 创业孵化全周期支持

    载体空间:提供「拎包入驻」的 AI 企业孵化器,前三年免租金,配套共享实验室、算力中心等设施。目前已有 23 家 AI 初创企业入驻,估值超 10 亿元。

    融资对接:每月举办「黄埔 AI 投融资对接会」,累计促成融资超 5 亿元。例如,亦服科技子公司明途职汇智能科技通过对接会获得 3000 万元 Pre-A 轮融资。






四、未来已来:黄埔如何定义大湾区 AI 新范式



  • 1. 从「算力高地」到「智能策源地」

    技术转化效率:依托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等平台,实现「实验室 - 中试 - 量产」平均周期缩短至 18 个月,较国内平均水平快 40%。

    产业集群效应:预计 2028 年形成千亿级 AI 产业集群,带动机器人、服装、文旅等关联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,贡献全区 20% 的 GDP 增长。

  • 2. 「双循环」枢纽地位凸显

    国内大循环:接入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,实现与长三角、京津冀 AI 企业的数据互通。例如,享刻智能已与上海擎朗智能达成技术合作,共同开发酒店服务机器人。

    国际合作:依托中以国际创新园、穗港智造合作区,吸引以色列视觉算法团队、香港中文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入驻,构建「跨境研发 - 本地生产 - 全球销售」链条。

  • 3. 政企协同「黄埔模式」

    需求牵引创新:政府定期发布《黄埔区 AI 场景机会清单》,企业可「按单研发」。2025 年首批清单已发布 49 个场景,包括智能制造、智慧能源等领域。

    风险共担机制:设立 AI 应用风险补偿基金,对因技术不成熟导致的场景测试失败给予最高 50% 损失补贴,降低企业试错成本。


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黄埔区人工智能行业协会


战略联盟
合作机构 广东省中药协会 | 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| 海汇投资 | 东方富海 |
广州宏扬集团版权所有 2000 - 2025年 技术支持:vipservice@honya.cn
电话:800-630-0616 (8620)82181296 传真:(8620)82181281 邮编:510730
Email: service@honya.cn 地址:广州市科学城天泰一路1号5a
微信加关注
微博加关注